纺织服装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从东北方言看满语资源保护

研究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对于抢救濒危语言、保护东北方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东北方言中的小儿得癫痫寿命满语借词研究入手,还原满语词的语音及用法,为拯救濒危语言满语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满语作为濒危语言之一,已日渐衰微,用满文记载的清史资料,也正逐渐沉入历史的长河。如今,仅在黑龙江少数村屯中有个别满族老人能够使用满语进行交流。满语的使用如今已基本仅限研究领域使用,但从东北方言的满语借词中,还能发现昔日满语存在的痕迹。因此,通过研究青少年癫痫病的症状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对还原满语的本来面目、抢救满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的产生

东北地区主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和内蒙古与3省毗连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东北方言词汇中有大量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满语借词尤多。满族发源于东北,至今仍然呈现在东北聚居、在全国散居的分布形式。满汉语言的接触早在1644年清军入关前已经开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满语兴盛阶段。1621年努尔哈赤以统治者的身份带领满族进驻辽沈地区,满语成为辽沈地区的主要官方语言,被称为“国语”。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不通“国语”者甚微。二是满汉双语阶段。大致在乾隆至嘉庆前期,关内移民开始进入东北地区,部分满人习得汉语。但在满族聚居区,满语还保存尚好。三是语言融合阶段,汉语取代满语。嘉庆至清末,随着关内移民的大量涌入,汉族人口大大超过了满族。在长期的满汉杂居中,由于汉族人口数量大、生产力先进,在汉文化强烈的冲击下,满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被汉语取代。然而文化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满语在东北地区使用的时间最长,对东北方言的影响也最大。在几百年的语言接触融合中,满语在东北方言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满语借词。

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的特点

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有如下特点:第一,音译词居多。汉语吸收满语借词与吸收其他民族语言大体相同,音译为主。一些地名、江河名称、亲属称谓、王侯封号等都是音译来的。例如称谓语“阿哥”、“格格”、“资阳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贝勒”,地名用字“齐齐哈尔”、“吉林”都是音译词。第二,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兼有叹词和拟声词等。满语借词中,名词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地名,其次是日常用语。东北地区很多地名都是由满语地名音译而来的。例如吉林,原名为“吉林乌拉”,“吉林”在满语中是沿江之义,“乌拉”是江河的意思,“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地方”;这样的地名还有“佳木斯、依兰、同江、嫩江、绥芬河”等。除了地名,满语借词还渗入到汉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甚至成为常用词。例如东北旧时的一种玩具“嘎拉哈”一词也是来源于满语,最开始说的是羊腿上的关节骨,后来泛指一切动物的关节,类似的还有“沙琪玛”、“哈什蚂”等。东北方言词汇中也不乏来自满语的动词。例如“嘞嘞”一词,使用时多含有贬义,就是满语中“说”的音译。“埋汰”意为“贬低、污蔑”。来自满语的形容词“磕碜”意为“难看”,“特勒”意为“邋遢”等。东北方言还有数量不多的叹词和拟声词也是来自满语,叹词“嗯呐”,是“答应”的意思。东北方言在形容人经济困难时常说“穷得叮当响”,拟声词“叮当”满语意为“穷”。第三,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粗犷豪放,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东北方言词汇中来自满语借词的形容词和动词大多生动、有趣。例如“拉忽”意为“办事马虎,疏癫痫诊断标准忽大意”,类似的还有“咋呼”形容人爱显示、炫耀等,“撒摸”指人张望和寻找的样子。

研究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

有重要意义

研究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满族入关后,满语在东北地区由兴盛走向了衰微。作为满语的发祥地,满语在东北方言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东北方言中的满语词汇是历史上汉族和满族民族交融的见证,也是满族文化在东北文化中生命的延续。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印记,研究方言中少数民族语言借词可以完善和丰富语言接触理论。第二,还原满语语音面貌,推断满语词的用法。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通过对东北方言中满语借词的考察来推断满语词的语音和用法。语音与词汇相结合可构写满语词原始面貌。第三,从还原到复兴,拯救濒危语言。《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把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抢救作为主要工作。因此,研究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对于抢救濒危语言、保护东北方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研究入手,还原满语词的语音及用法,为拯救濒危语言满语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第四,利于方言和民族语言保护。除了满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或多或少地在东北方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些词语极大地丰富了东北方言的词汇系统,成为东北方言的一种独特的风格。 研究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不仅有利于方言的保护,更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还原。

延伸阅读

“行走的”鱼皮画 让“非遗”走出深闺